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121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时期沉积体系特征及发育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古生物学和地球物理等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建立了盆地两侧的沉积模式.认为研究区长6油层组沉积时主体为湖泊三角洲环境,沉积体系发育类型多样,主要有三角洲、湖泊及浊流沉积.在沉积过程中,大部分地区表现为加积型-进积型三角洲,浊流为南部三角洲前缘垮塌成因.根据研究区南北两侧三角洲发育特点,结合盆地形态,认为北部为浅水型缓坡三角洲,而南部为深水陡坡型三角洲及浊流沉积,长6时期从早到晚表现为一个强烈进积作用过程.沉积体系的研究将有助于盆地今后油气勘探的部署.  相似文献   
102.
辽东湾辽中凹陷J27区东营组岩性圈闭成藏条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岩心、测井、古生物、地震属性和波阻抗反演资料,对辽东湾辽中凹陷J27区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在东营组第二段底部中期旋回中,识别出面积约40 km2的大型低水位浊积扇岩性圈闭.此类圈闭烃源有机质丰度高,Ⅰ~Ⅱ型干酪根为主,储层测井平均孔隙度达27.5%,沟通烃源的断层较发育,多种地震属性分析表明其富含油气,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是该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03.
新都-洛带气田侏罗系遂宁组第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观察,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利用薄片资料、扫描电镜资料、岩屑录井资料、孔渗资料及压汞实验分析,表明新都-洛带气田侏罗系遂宁组第二段储层岩石主要是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由于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交代作用等成岩作用影响和沉积作用控制,储层砂岩属特低-超低孔、低渗-超低渗致密砂岩储层,平均孔隙度4.67%,渗透率0.420×10-3 μm2,孔渗相关性好.河道迁移改道造成储层砂岩中泥质隔夹层发育,遂二段主力产层J3sn21储层砂层组中隔夹层达到15%~40%,分布频率为0.18~0.40 m-1.隔夹层厚度相对较大,发育频繁,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增强,储层发育主要受沉积相带、成岩作用等影响.处于有利相带的构造高部位是优质储层的发育区,有望取得油气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104.
川西洛带气田上侏罗统遂宁组主要为三角洲前缘斜坡亚相和浅湖亚相沉积,并可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席状砂、分流间湾和浅湖砂坝微相,其物源区为龙门山隆起区.砂体的展布明显受控于沉积微相,大多数含气和产气层均处于浅湖砂坝、河口砂坝、水下分支河道及远砂坝等有利沉积微相较厚的砂体分布范围内.沉积微相与储层物性间的配置关系较好,浅湖砂坝与河口砂坝微相储层具有最优的储集条件.因此,寻找有利沉积微相内的优质储集砂体应为洛带气田今后的主要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05.
龙门山前缘上三叠统马鞍塘组沉积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鞍塘组在龙门山前缘多次出露和钻遇,由于其岩性的差别较大,对其沉积特征和控制因素一直存有争议.通过四川盆地西北部多个剖面的测量和龙深1井的分析,结合古构造背景和薄片观察,对川西卡尼期的岩相古地理进行了研究,将龙门山前缘马鞍塘期(卡尼期)沉积从北向南主要分为三个区:马鞍塘车站沉积区、汉旺-佛爷洞礁滩沉积区、龙深1井饥饿沉积区.结合当时构造背景,认为马鞍塘期沉积地层主要受到龙门山早期断层带控制.该断层带为正断层性质,但同时也具有走滑特征.由于断层间的互相作用,在龙门山后山带形成"龙门山岛链",在龙门山前缘形成川西北马鞍塘组的三个具不同特征的沉积区.  相似文献   
106.
皖南大坞尖钨(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大坞尖钨(钼)矿床是皖南地区新发现的小型钨(钼)矿床.该矿床的矿体主要呈似层状,主要赋存于蓝田组下段白云质灰岩和钙质泥岩中.赋矿围岩以强烈的绢云母化、硅化和碳酸盐化为特征,矿石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绢云母.矿床的形成可划分4个成矿阶段,即无水矽卡岩阶段、含水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认为大坞尖钨(钼)矿床属矽卡岩-云英岩复合型热液矿床,研究区具有重要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7.
The geological cross section of the Zhangjiakou Formation is originally established in the Zhangjiakou region. From the dating of four samples from typical cross sections of the Zhangjiakou Formation in the Zhangjiakou region, the age range is found to be mainly from 143.0 ± 3.7 Myr to 136.1 ± 1.4 Myr, which almost equals the sum of the age range of the Zhangjiakou Formation (136-135 Myr) and that of the Tuchengzi Formation (143-136 Myr) in the Luanping region, and the Zhangjiakou and Tuchengzi Formations in Zhang- jiakou-Luanping of North Hebei are found to be conformable. The evidence above indicates that the Zhangjiakou and Tuchengzi Formation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Zhangjiakou-Luanping, were formed under the same geological setting. Volcanic activity was earlier and longer (143-136 Myr) in the western region (Zhangjiakou) than that in the eastern region (Luanping). The "Zhangjiakou Formation" in Chengde and Pingquan formed in the period in which the Yixian Formation in West Liaoning formed, so should be renamed the Yixian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08.
Two fossil dragonflies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to Lower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in Liutiaogou Village, Ni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y are assigned to two new genera and species, i.e., Sophoaeschna frigida gen. et sp. nov. and Falsisophoaeschna generalis gen. et sp. nov. within the family Gomphaeschnidae Tillyard & Fraser, 1940.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Odonata from Yixian Formation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second record of fossil Gomphaeschnidae from China.  相似文献   
109.
Two fossil dragonflies from the Upper Jurassic to Lower Cretaceous Yixian Formation in Liutiaogou Village, Ningcheng County, Inner Mongolia, China are described and illustrated. They are assigned to two new genera and species, i.e., Sophoaeschna frigida gen. et sp. nov. and Falsisophoaeschna generalis gen. et sp. nov. within the family Gomphaeschnidae Tillyard & Fraser, 1940.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Odonata from Yixian Formation in Inner Mongolia and the second record of fossil Gomphaeschnidae from China.  相似文献   
110.
通过对安徽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的生物礁、微生物岩进行研究,发现蓝绿菌类Girvanella在生物礁中大量分布,是生物礁的主要造礁成分。其他造礁生物包括瓶筐虫、石海绵、腹足类、腕足类、棘皮类等。Girvanella以散乱分布、包壳、组成内碎屑以及与海绵伴生等4种方式在本区生物礁中存在,并且在生物礁成礁过程中以生物本体矿化作用及粘结、捕获颗粒的作用形成生物礁格架;瓶筐虫及石海绵为生物礁中的居住者,因此,生物礁性质为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微生物起到了主要的造礁作用。此外红花园组典型含生物礁沉积序列是由底部的生屑灰岩基底、中部的海绵层(少量微生物岩)及顶部的微生物岩组成的。通过与其他地区同时代生物礁的对比发现,东至建新剖面红花园组中瓶筐虫/石海绵-微生物礁的发育及微生物的繁盛是全球性的,是由于底栖生物扰动对潮下带微生物发育影响尚未彰显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